水体总氮含量也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其测定方法,一般采用分别测定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(氨氮、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)后进行加和的方法和过硫酸钾氧化-紫外分光光度法(GB11894-89)测定。
过硫酸钾氧化-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是:在60℃以上的水溶液中,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,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,离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-124℃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氯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成硝酸盐,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于220nm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,分别记为A220和A275,用下式计算校正吸光度A:
A=A220+A275
按A值查校正标准曲线并计算总氮(以NO3-N计)含量。
本法适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中总氮的测定,测定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.050mg/L,测定上限为4mg/L。当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.2倍以上,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.4倍以上时会对测定产生干扰。